法律咨询热线
188-1886-1521      186-6489-6855

律师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是:一天易法网>办案手记

是朋友,别劝酒!喝酒的看看这些真实的案例吧!

来源:一天易法网  作者:广州刑事律师  时间:2017-05-21

分享到:

如果您还想劝我喝酒,看看这些真实的案例吧!

 

一、强迫性劝酒

 

比如用“感情深、一口闷”“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干了这杯!”……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经喝多了,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

 

案例:今年2月,威海的陆先生下夜班后,和3名同事约在宿舍一起喝酒放松。本来只想喝点啤酒解解乏,可酒过三巡,喝出“感觉”的陆先生和同事小刘打起了赌。双方约定,只要陆先生一口气喝完一瓶白酒,小刘就输给他300块。随后,陆先生拿起一瓶55度的白酒一饮而尽。一瓶白酒下肚之后,陆先生突然倒地不起,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法官认为,三名被告作为共同参与人,存在劝酒、激将等行为,没有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最终,在法官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意见,三被告共支付原告5万元。

 

二、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其喝酒

 

譬如,对方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如果大量饮酒会诱发此病的发作。在这种情况下,强行劝酒需要承担责任。

 

案例:占先生去参加同学聚会,在三个朋友轮流劝酒下喝了不少酒,回家路上猝死。经鉴定,死亡原因为:在原有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因饮酒诱发和加重冠心病发作而猝死。法院认定三劝酒人对占某的死负有一定责任,判决赔偿占某家属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损失共计68907元。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危害后果,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在劝酒过程中,如果明知他人酒量不行,且他人已声明自己有心血管疾病,身体已有不适,依然实施故意灌酒或者不喝就不依不饶等强迫劝酒行为,且在深度醉酒后未作合理安置,出现死亡后果的,劝酒人可能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三、未安全护送醉酒者

 

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意识或者失去自我行为能力,无法自行安全回家时,酒友或者酒局的组织者应该安全将其送到医院或者家中。如果饮酒者因未被送回家而引发意外受伤甚至死亡,酒友或者酒局的组织者需要担责。

 

案例:2013年8月,南京女孩李雪与同事聚餐后,独自一人前往烧烤摊吃东西,在之前喝了一杯半白酒的前提下,李雪又喝了半瓶二两装的二锅头白酒。其间,男友吉海过来陪她喝到晚上11点多,后骑电动车送李雪回家。途中,李雪情绪很激动,表示要走回家。就在横穿马路时,发生车祸当场死亡。

 

李雪家人将吉海告上法庭,认为身为男友的吉海,没能将醉酒的李雪安全送到家,应该担责。法院认为,吉海未能有效地劝阻李雪继续饮酒,反而再次与其饮酒,促使李雪饮酒至醉酒状态。吉海在送李雪返回住处的途中,没有尽到适度、合理的提醒、注意、照顾之义务,是成为李雪交通事故死亡的原因之一,吉海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法院判决吉海赔偿李雪的父母1.8万余元。

 

四、酒后驾驶的

 

饮酒者酒后要驾车,酒友们未加劝阻,从而引发意外或者其他事故的,酒友需要担责。除了驾车,饮酒者在酒后进行游泳、洗澡、剧烈运动等行为的,酒友未加劝阻而引发意外的,应该担责。

 

案例:2015年5月24日,阿全参加了朋友阿成在中山市东凤镇一酒店办的生日聚会,参加人员还有阿杰、阿新等多名人员。聚会结束后,阿全的友人阿伟与他先开摩托车到阿伟家,阿全又自行驾驶摩托车离开。在独自驾车回家途中,车辆失控碰撞路边护栏及桥栏水泥墩,阿全当场死亡。

 

阿全父母将参加聚会的13名酒友悉数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定,被告阿成、阿伟赔偿3万余元。

 

最后,我们都不是李白,千杯都不醉,所以别折腾自己,也别灌别人,真正的朋友不是一味的图个痛快,而是要对相互负责任的。千万别拿生命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