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热线
188-1886-1521      186-6489-6855

律师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是:一天易法网>以案说法 > 刑事

帮忙从公安处“捞人”索要11万,是否构成诈骗罪?

来源:一天易法网  作者:广州刑事律师  时间:2017-06-05

分享到:

基本案情

 

2010年1月1日,徐某君的姐姐徐某因涉嫌诈骗被罗湖公安分局南湖派出所刑事拘留。随后,徐某君通过黄某民找到被告人许某姣,希望许某姣找关系把徐某放出来,许某姣表示只要徐某君给钱,其可以通过关系将徐某从派出所放出。徐某君于同年1月12日、1月14日、1月17日通过转帐方式先后给付被告人许某姣办事费11万元人民币。

 

被告人许某姣收到上述款项后,送给了当时在罗湖公安分局工作的沈某某一个装有人民币2000元的红包,其余的款项占为已有。公安机关根据案情于2010年2月8日对徐某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徐某被变更强制措施后,徐某君认为徐某被释放是依法处理的结果,遂向公安机关举报许某姣诈骗,公安机关于2011年1月22日在湖北省红安县将被告人许某姣抓获。

 

一审判决及裁判理由

 

判决被告人许某姣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许某姣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已构成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许某姣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二审判决及裁判理由

 

判决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许某姣无罪。

 

本院认为,原审认定许某姣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不能排除许某姣为了帮助徐某,通过违法方式找他人帮忙可能性的存在,不能认定上诉人许某姣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故对上诉人许某姣及其辩护人提出许某姣不构成诈骗罪的辩解和辩护意见,本院予以采纳。

 

综上,原审认定许某姣构成诈骗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法予以改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项之规定,判决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许某姣无罪。

 

编者后记

 

通常认为,诈骗罪的基本构造表现为: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欺骗被害人-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自愿向行为人交付公私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被害人遭受财物损失。诈骗罪的成立需要被害人的配合,换言之,其所涉及行为又可以分解为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以及受害人的交付行为。

 

本罪往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从体系性的构成来说,需要如下条件: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如果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方不是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

 

但是对于罪与非罪的区分,在司法实务审判中又要结合全案的证据来把握。就本案而言,许某姣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其称为办理徐某君所托事项找到了罗湖公安分局的沈某某,并分三次给了沈共计人民币102000元,剩余的8000元也用于请沈吃饭。但本案中,2011年2月19日,深圳市公安局纪委、监察处找沈某某谈话,沈承认许某姣有为了徐某的案件找到他,并送了他人民币2000元。

 

综合本案的现有证据,不能证实许某姣非法占有徐某君11万元,也无法排除许某姣将钱给了沈某某,不能排除许某姣为了帮助徐某,通过违法方式找他人帮忙可能性的存在,故本案不能认定许某姣构成诈骗罪。

 

 

 本文由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 陈一天律师团队整理编辑,所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如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陈一天律师电话18818861521 微信账号:LawyerV